活动资讯

微博互动

联系我们

  • 鉴赏热线: 18637970303
  • 联系电话: 0379-69901098
  • 官方网址: www.wangxiumudan.com
  • 电子邮箱: wxmudan@aliyun.com
  • 邮    编: 471023
  • 地    址: 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洛阳博物馆
  •  

站内搜索

艺术评论

香魁断记

发布时间:2011-12-24   点击率:7403
王绣非常幸运地居寓昔日王城、亦即今日以牡丹种植而名扬天下的王城公园,这使她从开始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一个梦幻之旅开始了。

 

今天,在我们追寻已逝的岁月时,在造访王绣曾经摹写牡丹的种植园中,已经很难再觅一度清静的后庭牡丹竟自开放的孤傲。一个外埠人,原本很难把持他乡深厚的泥土所生发的气息,但从我们能够看到的数以百计的牡丹写生画稿中,却不难发现王绣严谨的作风、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还有非同凡响的技术功力。艺术家之于自已的创作世界,源自于她如何将自己的艺术触角深植于她生活的厚土。因而,在我们研读王绣的牡丹作品时,尚能透过表象而深入到其精神的层面。我们所能破解的是,艺术家内心冲动,往往象春日来临时的冰雪消霁,是润物细无声的对艺术本体的抚摸。

这是个复杂的现象。解读王绣笔下牡丹,不啻是对艺术本体的追溯。我们至今都在记忆的锁链中查寻她有关家乡哈尔滨的水彩和油画风景写生。从技术层面上讲,这是她日后牡丹创作所获得的最初原动。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雪后初霁,水彩的技艺浸润在纸面上缓缓地游走,和着油画笔触,幻化成日后国画笔墨的浓情恣意。一个小的细节,每每作品既出题跋落款时,王绣执意不肯使用繁体的“繍”字。我猜想,当是特别在意用华丽的“丝锦”所“秀”出的优美意境。重要的是,那种天生的本能最能点化的竟是中国的传统笔法与水彩油画技术的聊无印迹的融合。在这里,一种水色交融的法式和萌发自内心的欢娱造就了明净的格式而笔走龙蛇。

我们不得不断望洛阳深厚的文化对王绣老师的濡染。今日的许多画家,或出于名利之诱惑,或基于功力之差强,往往将自己的作品贴上所谓“传统”“文化”的标记而喧嚣于市井坊间。孰不知,作品的真正内蕴,往往是对历史传统的繁复的凭吊。阅读王绣的履历,她的职业特性,使她的创作让人难以望其项背。“鹳鸟石斧”的粗犷,“兽面纹方鼎”的狞厉,以及“三彩豆”上的随意点虱,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人文瑰宝,在王绣的总体艺术演化中打上了最直接的铬印,又恍然侵入牡丹绘事的枝繁叶茂之中。相对于他人,我们所读所悟,远非他人之语焉不详而似花非花。我们所要表述的,是她在洗尽铅华后描绘出的帝后庭堂的姹紫嫣红,是六宫粉黛的皆无颜色,是望断天阙的香魁和与谁共品的国色。因而在忘我的境界里,花的意义被无穷地炙拷,从而换取澈人魂魄的力量。在这里,人格与画格试图经历崇高与哀婉而凝聚成冰点。那感动我们大家的魅力是始于心,行于身,并最终止于大象之无形。

艺术的至高境界是什么?是歌者的行吟,是浪漫的追思,是雍容华贵的扑朔迷离,是终结了阴霾的一丝明利的光线,是盛世映像中的华美乐章,还有那嘤嘤飞舞在姚黄魏紫中的精灵。


左小枫 达鲁人 丁亥夏末

 

 

 

 

 

 

 

 

 

 

下一主题:王绣心语 上一主题:天香善缘